首页 | 区县简介 | 组织机构 | 政务公开 | 工作动态 | 信息公开  | 政策法规 | 市场动态 | 在线办事 | 公众参与 
  热点信息  
  友情链接
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政务公开>>纪检监察>>正文
2017年纪检监察周报第14期
2017-04-12 纪检监察室    (点击: )

   

政策解读  

 

争当善于学习的标杆  

 

近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《中国共产党党委(党组)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》,并发出通知,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。  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,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。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好“关键少数”作用,不仅带头工作,而且带头学习。要像列宁同志要求的那样,“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:第一,学习,第二是学习,第三还是学习”。只有主动学习、自觉学习、带头学习,才能学以增智、学以立德、学以广才。  

孔子说“独学而无友,则孤陋寡闻”。学习的方法有很多,但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参加学习,并善于向他人学习。不管是学习研讨,还是个人自学、专题调研,最后都要集体交流、互学共鉴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央政治局平均每隔一到两个月就安排一次集体学习,为各级党委(党组)抓好集体学习作出了表率。党委(党组)中心组开展学习也要跟践行群众路线、改进学风和工作作风结合起来,根据具体学习主题,深入基层、深入群众,了解实践、推动学习。  

毛主席说过,“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,就等于没有灵魂”,要牢牢把握政治学习这个理论学习的根本。党委(党组)中心组学什么,取决于党委(党组)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需要,而这种领导集中体现在政治领导、思想领导、组织领导上。要坚持以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首要任务,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重点,以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、观点、方法为目的,通过聚焦学习主题、明确学习内容,切实避免学不当学、学非所用,真正做到“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,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”,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,始终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、指导实践、推动工作。  

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,思想的力量最终要转变成行动的力量。党委(党组)中心组是理论学习的中心组,也是理论运用的中心组。接受了政治教育,就要体现在增强政治意识、大局意识、核心意识、看齐意识上;掌握了科学真理,就要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坚持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、文化自信上;把握了客观规律,就要体现在自觉运用战略思维、辩证思维、法治思维、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上。善于发挥中心组学习的辐射效应,以中心组学习带动本地区本单位的学习型党组织、学习型机关建设。  

好学才能上进,好学才有本领。党委(党组)中心组应自觉作勤于学习的表率、争当善于学习的标杆,广大党员干部就会共同学习、共同进步,全党就会依靠学习走向更好的未来。(中国纪检监察报)  

 

上级动态  

 

张店区:对工程项目建设领域  

领导干部开展警示教育  

 

“人生没有回头路,成功需要靠双手努力和拼搏,不能急功近利,不能走歪门邪道。不能被金钱蒙蔽双眼,不能被名利玷污了灵魂……”服刑人员深深的忏悔,强烈地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位党员干部。近日,区纪委监察局组织政府投资类工程项目建设领域领导干部43人赴鲁中监狱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。  

活动中,参观人员听取了服刑人员忏悔演讲、参观了监舍、观看了教育片,并现场签订《张店区政府投资类工程项目建设廉洁自律承诺书》。  

“权力是把双刃剑,秉公用权、清廉自守是每个党员干部安身立命、事业长青的根本保证和纪律要求。党员干部要坚持按本色做人、按角色办事,自觉增强“底线、红线、高压线”三线意识,不该碰的坚决不碰,需要坚持原则的坚决不退让,”区委常委、区纪委书记孔杰表示。(张店区纪委)  

 

廉政文摘  

 

国有四维 礼义廉耻  

 

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,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。国有四维,礼义廉耻,“四维不张,国乃灭亡。”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。  

——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 

“国有四维,礼义廉耻”出自《管子·牧民》,原话是“国有四维……何谓四维?一曰礼,一曰义,一曰廉,一曰耻”。《牧民》是《管子》一书的首篇,维即总纲,四维即四种纲纪,“守国之度,在饰四维。”由此可见管子对四维的重视程度。管子认为,四维能够引领规范民众的行为,它是国家的四根精神支柱,支柱立则国家兴,支柱废则国家亡。这一思想无论对当时还是后世的治国理政都产生了深远影响。  

我国是文明古国、礼仪之邦。礼在维护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、规范社会秩序中有着重要的意义。孔子指出“克己复礼”,认为礼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。《礼记》中有这样几段话:“鹦鹉能言,不离飞鸟;猩猩能言,不离禽兽。今人而无礼,虽能言,不亦禽兽之心乎!”“是圣人作,为礼以教人,使人以有礼,知自别于禽兽。”意为,人之所以为人,区别于鸟兽,是因为懂得礼义。《荀子·修身》中说:“人无礼则不生,事无礼则不成,国无礼则不宁。”先贤对于礼的重要性,可以说是强调到了极点。我们不能说礼是万能的,但在处理人与人、人与社会的关系中,没有礼是万万不能的。礼,对于个人而言,是规定品德修养、行为举止的具体要求;对于社会而言,是规范人际关系、社会秩序的具体约束。“克己复礼”,就是要人们克制自己的私欲,用公认的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,回到礼义的规范中来。  

作为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,礼有制度规范,侧重于外在的约束,而义、廉、耻则是三种自律性的道德,侧重于内在自觉意识的培养,以期达于完美的人格。  

在古人看来,“义”,不仅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,而且是一种理想人格。“义者,宜也”,意指公正的、合理的、应该做的。《论语》中多次将义与君子联系起来,如“君子义以为质,礼以行之,孙以出之,信以成之”。君子做事以道义为基础,依礼义来实行,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,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。在古人眼中,义是规范人们言行的尺度。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”讲公义不计私利,讲大义不计小利,方能称之为义,否则称之为不义。按义的标准待人处事,谓之讲义气,或称义士,否则就叫不义气,称作不义之徒。  

在中国古代,廉是指对待财物的一种正确态度。古人云:“临大利而不易其义,可谓廉矣。”“廉”的基本要求是不取不义之财,不贪不义之利。古人从不同的侧面来论述廉的价值和贪的危害。管子认为,廉就是不包庇坏人,不心藏私欲,即“廉不蔽恶”。白居易“三年为刺史,饮冰复食蘖。唯向天竺山,取得两片石。”他做了三年刺史,离位时所带仅天竺山两片石头;范仲淹的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更是体现了经世济民的人生理想。他一生心忧天下,开一代廉风,死后入殓时连一件新衣服都找不到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廉是美德,廉是家风;廉是清风,廉是正气;廉是天理,廉是人心。  

至于“耻”字,古人更是多有表述且晓畅明了。在《论语》中,“耻”总是被反复提及。比如: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”“古者言之不出,耻躬之不逮也”“士志于道,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”。在孔子看来,知耻是如此重要,不知耻则不知为人。正如孟子所言:“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”“无羞恶之心,非人也”。知耻不仅关系到个人品德高下,而且关系到国家兴衰和社会安宁。一个缺乏耻感的社会必然道德沦丧,世风日下。一个人无论运用多么卑劣的手段,只要获取了世俗利益,就会得到众人的承认甚至追捧——这多么可怕!  

礼义廉耻,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,塑造着中国国民品格,是治国理政的价值取向和伦理追求,承载着人们的精神信仰,为历代统治者和思想家所推崇。康熙皇帝亲作《四维解》,认为“言礼义而并言廉耻,可以警动天下而兴起其为善去恶之心”。孙中山先生主张要以礼义廉耻教化国民,并亲自设计和推广中山装,解释中山装的四个口袋分别代表礼义廉耻,提倡人们要依照四维随时检点自己。用今天的观点来看,先贤圣哲提出和推崇四维,其实也是在推崇以德治国,它同构建严格规范的法律体系一样,都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内在要求,须臾不可离开和偏废。  

正是从这个意义上,党的十八大提出了“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,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,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”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立意高远,内涵深邃,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礼义廉耻的精神内涵。今天我们讲礼,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,做到心有敬畏,行不逾矩;讲义,就是要讲民族大义、国家大义,树立正确的义利观,见义勇为,非义不取;讲廉,就是要奉公守法、公私分明,做到一身正气、两袖清风;讲耻,就是要知荣辱、明是非,积极求荣免辱,维护做人的尊严。(中国纪检监察报)  

 

廉政警句  

 

 鱼贪饵,容易上钩;人贪利,终落陷阱。  

 对知识的追求是学习的动力,对金钱的贪婪是腐败的起因。  

 

 

 

 

关闭窗口